姚靜波教授與我

/郭立昌

國立成功大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其中有兩位長輩必須為之作記,一是機械系的馬承九老師,是電機系的姚靜波教授;尤其是,後者不僅作英育才、桃李滿天下,更在立昌創造「精密工業」時,給予相當大的助力,使我的產品夠經由全球電子公司行銷至一百多個國家,曾經攻佔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天線市場,影響矽谷科技的走向。

1998129,回台南市東寧路最後一次看姚教授時,他說:「我已經82歲了---」當年來台的外省人對於年齡好像都是秘密,可能怕嚇走相親的對象吧?因為,他和表姑 (父親的義妹) 是相親結婚的大約在民國52(1963)年時,換算起來當時他已經47如果是1916年生的話;不過,他那時看起來還很年輕,不會比1926年生的家父老,只是感覺長得又瘦又高。

教授說:「我是哈爾濱人,大學畢業後進入兵工廠工作,可能因為比較勤快,而獲公費去加拿大讀研究所---」原來是東北人,難怪長得硬是跟南方人不同。又說:「1948年奉令遷移兵工廠來台南,也就留在台南的台灣省立工學院教書----

日治時期,日本人於1931年創辦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二戰後,國民政府於1946年底將之改制為「台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台灣省立成功大學」,迨至1971年才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所以,我在1964年認識姚靜波先生時,他已經是成大電機系的教授,我沒叫他表姑丈,一直都是稱呼他為「教授」。

教授總是臉上掛著笑容,不識台語的他,都是用日語和不識國語的父親交談;第一次見面時,父親要我用國語和他交談,我一下子結結巴巴地擠不出一句國語,使我驚覺到「小學五年級居然還不會講國語?」姚教授算是啟發了我學習講國語的動機這也是他對我的人生第一次重大的影響。

196511月,父親和我要跑路到高雄,我們一起向他和表姑辭行,他們剛生了一個女娃 (轉眼如今也已經五十多歲矣);這一次,我可以用簡單的國語和姚教授對談。對於「跑路」,他算是蠻有經驗的,所以祝福我們一切順利,一路上能遇見貴人,平安無事。可惜,我們到高雄並未找到加工出口區,也沒有生意可做,父親整天不見人影,我則淪落在國民市場打工,賺取一點小錢養活自己和兩個幼弟。

父親在196621大過年期間,溜回台南探望病中的祖母,竟然被惡意逮進了新生街,威猛的警察同時打斷祖母纏足的小腳;父親臨走前殷殷囑咐:「阿昌啊,爸爸不在時,這個家就是你的責任了-----」既然給了承諾,就要挑起重擔;於是我去替騙我們搬到高雄市苓雅區中興街的鴨肉攤陳老板做了一台他夢寐以求的「注水唧筒」,幫他美化鴨屍,賺得比一般工人多十幾二十倍的工錢,加上我自己做模具生產的小五金換得的錢,總算勉強養活一家九口。

不過,也使我警覺到高雄「沒有配合的工廠例如粗糙的鐵板要刨平,沒有鉋床加工,一支圓梢也找不到車床加工,只能靠萬能的雙手和老舊的鑽床用銼刀硬做了出來。如此欠缺週邊配合廠商的情況下,萬一真的有個美國客人要來買「哈多瑁端子」,豈不失之交臂?寫了幾封信去新生街給父親之後,他終於答應我放棄在高雄投資的三萬元,搬回台南。

甫返台南,許多本地的老客戶紛紛回籠,製造出來的「燈頭/燈座/小油燈/鞋用空心釘」通通都需要酸洗,使用父親的「硝酸浸泡法」,濃煙嗆鼻,可能很快就丟掉小命;此時,「教授」浮現在我的腦海,趕緊騎車去東寧路找他,他找了同事機械系的馬承九老師來聽我的問題。結果,我們使用「硫酸/鹽酸/冰醋酸/磷酸/硝酸」加水的混合液,解決了酸洗處理的問題;加上去立人路萬隆玩具工廠打工的收入,勉強維持一家人活下去。

這一趟,不但從此解決銅製品表面處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認識了馬承九老師,他送給我《機械概論》壹冊,這本書使我對機械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也促使我去找更多相關的書籍,來把裡頭的知識轉化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使我的自動化機器和連續模具更有效能,而足以應付如潮湧入的訂單。

馬承九老師是103歲的人瑞,1915年生於河南省,2018年卒於台灣台南,所以《維基百科》找得到他的基本資料;馬老師早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1944年留學英國1947~1948年擔任「瀋陽兵工署九○工廠」工程師暨第二所所長,1948年擔任台灣省立工學院機械系專任副教授-1953升任機械系專任教授,1956年台灣省立工學院改制為「成功大學」擔任機械系專任教授至1985 (70),後轉任兼任教授至2008(93)那一年他還出版了《燃料電池札記》這本書,說明他對未來電池的獨到見解。

從馬老師的資料,可以比對姚靜波教授的口述的資歷,姚教授說:「當年就是和馬老師奉令從瀋陽遷移兵工廠到台南中山公園對面,名為504兵工廠,我們負責的是電池的製造---」可見電池對軍事用途相當重要,所以上級才會派兩位學理暨實務兼備的優秀人才進行撤遷的重大工程。可惜,當年一直都是有事才找姚教授,得到了答案就趕快回來繼續工作,並沒有對他的求學過程加以了解,甚憾。

為了自動機器的傳動馬達,去找他時,他送了一本《基本電學》給我,成為我的啟蒙之專業書籍。每次看姚教授在課堂上講課,總是非常的認真,學生有問題總是和藹可親地詳細解說,真的如顏淵稱讚孔夫子時所言:「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1969年,美國客戶藍約翰先生找我去他的辦公室,說:「真空館即將淘汰,電晶體時代來臨了,我們要準備接受撞擊!」從真空館轉型到電晶體時代的過程相當地痛苦,我的本土客戶永福電器公司的陳永田先生就吃足了苦頭,但是履仆履起,他有個廠長幾乎每天都來我的工廠報到,開發了許多的零件當然是我所不懂的,而請教姚教授之後,難題總是迎刃而解,我們這群沒有學術基礎的黑手終於踏上電晶體的時代其代表作就是「Lucky(幸福)牌的電晶體手提收錄音機成功地輸入美國市場。

1972年退出聯合國之際,我們在永康建造「微細導線/絕緣材料/偏向軛」三個廠,姚教授不遺餘力地提供他的知識來幫助我們達成目標,使我們在「原料自主」上不必受到日本供應商的轄制,進而能夠全力供應在台外商客戶所需的零組件。

1974年,行政院有人來找我談「發展雄風飛彈」事宜說是成品要控制在1.5噸之內,直徑最好控制在1呎左右當年去灣裡的拆船市場買的10歐姆電阻就有1呎長了;顯然地,所有的關鍵元件都必須「微型化」,但要怎麼做呢?腦裡馬上想到姚教授,去找他時,馬老師也到了,討論的結果,姚教授貢獻「尖端放電」原理,馬老師則貢獻「非典型加工程序」,最後不但能生產符合要求的零組件,更把其技術和產品應用到電晶體時代,協助台灣在1970年代大有斬獲。

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來訪時,鼓勵我們幫忙政府推行「國民外交/產業外交/城市外交」,我們真的幫助台南市長張麗堂先生實現和美國加州矽谷的聖荷西市(San Jose)締結姐妹市,也請姚教授當我們的義務諮詢顧問,讓來訪的美國國際事務機器公司(IBM)科技專家大開眼界(來訪的科技專家都是美國名校例如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理工博士),我們的自動化生產線讓他們大開眼界,展現旺盛的產業生命力,有人則笑稱:「你們在美國的同行,勢必會從地球消失!」而且,我們互動時談到未來資訊科技產品的發展方向,不但擴張了我們的視野,也做了幾件樣品例如「D型連接器」贈送給他們,使得我創建的「成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之科技深遠地影響矽谷的發展。

由於我的美商客戶全球電子公司以「AVNET Inc.」之名赴NYSE(紐約證交所)股票上市,竟然遇到石油危機,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挖空心思不斷開發新產品」,也在紐約成立研發中心,他們希望我能儘快去參與開發新產品不過,這涉及到我的收集學歷計畫;經向姚教授請益之後,我作了重大決定,目標仍是服完兩年預官役,最遲在19791月就可以啟程前往美國紐約。姚教授如同我的人生導師,從小學五年級不會講國語,到能夠長篇大論在成功堂參加演講比賽;後來,雖然因訂單如潮湧進,只得每天工作十八小時才能擠一點點時間到夜校進修,但是平常從姚教授和馬老師得到的知識,使我應付課業輕鬆愉快,全部第一名畢業。服完26期預官役之後,真的如期到紐約完成新產品開發,為1980年代的全球經濟貢獻棉薄之力。

美國行,納入眼簾的盡是書,使我吸收了可觀的知識,應用在爾後新產品的發展。

1982年遷居台北之後,比較不能像往常那樣想到就去找姚教授,惟若回台南,仍會去看看他,和他討論一些新看見例如那時幫某家美商進行射出成型機汰舊換新,提到「可程序控制器」時,姚教授即興趣盎然地談到「自動控制」的未來,他說:「Programmable (可程序)控制就是未來的趨勢,因為『少量多樣化』是時勢所趨,自動機器的控制不能再像往昔靠『Relay(繼電器)---」談到幫日本機器人公司在泰山設廠的事,他也說:「機器手臂配合加工機械生產,也是未來的趨勢---」顯然地,姚教授的思想與時俱進。1990年,聽見我們正在發展「射頻轉換器」,他則表示:「Contactless (非接觸式)科技已經超出我的認知範圍,但你會投下巨資去研發一定很重要。」

1998129,因回台南舉辦「科技與未來講座」,當時服務於暨南大學經濟系的陳建良先生(後來曾經擔任經建會副主委),搭我的車前往台中時,途經東寧路,想起好多年沒去向姚教授請安,把方向盤一轉就到了他的家。姚教授還穿著睡褲,腰上纏著護腰,看起來比以前健壯油亮,他笑著說道:「我已經82歲了,現在腹部怕冷,所以多長點肉也好,穿長袖衣服之外,腹部也要圍個東西保暖----」我從名片夾中抽出「動力晶片」樣品,放在手掌上向他展示,他看見5伏的LED (發光二極體)靠近動力晶片就發亮,嚇了一跳,旋即說:「哇,不得了,這東西會改變未來世界---

教授打電話找馬老師,可惜沒連絡上,他說:「馬老師若看見這個『動力晶片』一定很高興!」我告訴他:「這是用以前您教我的『伏特堆』原理,還有那個『離子撞擊法』,再加上我們做超微導線及積層壓合技術做成的----」他仍不失學者本色,回應:「燃料電池的概念自1839年英國物理學家葛羅夫(Sir William Robert Grove, 1811-1896)提起之後,數以萬計的工程師投入研究這個『低污染/低溫升』的產品,像你把它做成郵票大小真的很有前瞻性-----

為了爭取APEC Technomart(科技交流展)來台北舉行,我們有一份產學合作案消除電磁干擾(EMI)」委託暨南大學,承辦人正好是陳建良先生,因此對我們發展的創新產業略有了解,聽了姚教授與我的對話,他說:「我今天真幸運,能見到姚教授這位桃李滿天下的大學者;同時,也知道你和丁姐為何有那麼多的idea。」

接下來,我們為了把發明的新科技經濟系統電子商店系統(TES)」告知各經濟體領袖,以及落實其解決失業的使命目標,四處奔忙,從國內宣揚到APEC亞太經合會,內人丁玲虹擔任APEC 1998講師時真的爭取到「電子商務 (E-Commerce)」法案;接著,不但台灣的實驗室忙碌,歐洲的實驗室也全員總動員,APEC則一屆又一屆地去爭取法案以形成政策。2000年的「ICT倡議」到2001年上海APEC真的納入了領袖宣言之中。到了玲虹擔任APEC 2003講師時提案「全球通路-TES」,贏得「強化經濟社會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Society)」的最佳實例 (The Best Practice)確定2006年全球數位化,2007年全球施行通用的「非現金交易制度」。

忙碌的日子裡,聽見姚教授仙遊的消息,根本抽不出空回去弔唁。不過,他在天之靈,如若看見當年那個連國語都講不出來的毛頭小子,把從他和馬老師得來的知識,用來造福人類,運用「創新產業」來創造新工作機會以「解決失業」問題,促成「傳統產業科技化‧科技產業智慧化」、幫助鄉親「人在家中做‧賺得世界錢」,想必會露出他那張瞇著眼的慈祥笑臉。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在APEC部長和領袖會議促成「反貪腐、人工智慧、最佳實例、防止電磁干擾、電子商務、全球通路、孵蛋器、資通訊科技、智慧財產權、微型企業」等議題和法案;著有「為下一代開出路、公義的經濟社會、社會責任、W型社會、為台灣開出路」等書。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pklctpp.blogspot.tw/2018/04/blog-post.html (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
http://ldinvention.blogspot.tw/2018/04/trd.html (感應式交易讀取裝置(TRD)
http://apec-experiences.blogspot.tw/ (To Meet the Bogor Goal by TES)
http://tnews.cc/07/newscon64680.htm (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
http://tnews.cc/07/newscon66708.htm (談賴清德反貪腐)
http://tnews.cc/07/newscon63381.htm (ETC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
http://tnews.cc/07/newscon56044.htm (APEC科技經濟政策講師)
http://tnews.cc/07/newscon66479.htm (賴來賴去很方便)
http://tnews.cc/07/newscon86121.htm (APEC 2018高峰會之數位經濟)
https://lindadin58.blogspot.com/2018/11/apec.html (丁玲虹在APEC倡議的虛實整合)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11/apec.html (經由APEC為台灣開出路)
https://lcipr.blogspot.com/2019/01/tes.html (電子商店系統(TES)及其價值)

郭立昌的論文: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 (資訊社會的三股市場經濟思想)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0.html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糾葛)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4.html (資訊社會的困境及其改善)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6.html (資訊社會的發展及其迷思)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35.html  (第三部門之存在及其發展)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63.html  (倡議型NGO與國際交流平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欣見六堆木炭

郭立昌論醣烴之爭

從國民市場談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