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零污染經濟

/郭立昌

Bio-based plants will be able to create a carbohydrate econom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a zero-pollution economy. Human health can also be maintained while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生物基的植物才能創造碳水化合物經濟(醣經濟),進而達成「零污染經濟」的目標;保護地球的同時,也維護人類的健康。

二戰後的民間用油

1950年代的台灣,家中有一台腳踏車已經很不錯了。台南市北區崇安街45號有位工業奇才郭坤成(1926-1999),他自己組裝摩托車,載著兒子穿梭於大街小巷,路人無不為之側目或驚呼。那時還沒有中油加油站,中山公園多的是「篦麻」,郭坤成利用篦麻提煉燃油,從來不缺油。

可惜,後來蔣介石以「篦麻有毒」下令全數砍盡,中油也下令民間不可私製燃油;台灣民間從植物提煉的「生物基」燃油,就此斷送了發展的機會。如今(2021),從以色列到美國,從英國到德國,興起一股「植物」取代「礦物」的熱潮,說:「這才能在2050年達到節能減碳『淨零(net zero)的目標。」


石油危機的美國

與其羨慕他國是先進,不如「向台灣的工業先驅致敬」。若不是1974年台南市和美國加州矽谷締結姐妹市,台南郭家父子的科技影響矽谷,加上美國有良好的資本市場制度,可能沒有今日的科技之都矽谷;當然,李國鼎先生(1910~2001)去矽谷也看不到啥,空手回來,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由於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W. Daimler, 1834~1900)發明汽油內燃機,人類逐漸依賴化石原料至不能自拔的地步;1970年代,中東的衝突引發以石油為武器,各國沒有廉價的石油可用,導致了石油危機。石油危機期間,擔任美國總統的福特(Gerald Ford, 1913~2006)和卡特(Jimmy Carter, 1924~)一籌莫展;石油危機震盪,逼得產業外移或關門造成失業人口激增,民眾對公共政策的關注,越戰只得在1975年草草收場。《只來一半的末日》(World Made By Hand)作者康斯勒(James Kunstler)總結1970年代的美國全國民眾的心理狀態:「沮喪、水門案、兩次石油危機、工業驚人衰退、物價持續上漲、高失業率、大城市的衰敗,美好的舊日時光從記憶中不斷流失。」美國人民為回應累積的創傷,在1980年選擇演員出身的雷根當總統,而台灣人幫美商發展的衛星接收器剛好在1980年代派上用場,才止住了衰穨的局勢。

美國農場法案之後

KSI科學中心於1979年在紐約成立,目睹黃金國度根本不堪化石原料價格起伏的摧殘;因此,在美國設立實驗室研究「生物基」材料。而且在國際會議倡議以「碳水化合物」(醣,Carbohydrate) 取代「碳氫化合物」(烴,Hydrocarbon);因為前者在農場就能取得原料,後者則要去爭奪油井或礦場才能取得原料。20181231美國川普總統簽署《農場法案(Farm Bill),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和世衛組織(WHO)也隨之響應,以「科技(Technology)發展保護「生態環境(Eco and environment)的「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投資簡稱「TES」,終於成為2021年的全球主流發展趨勢。

植物的益處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1923~2020)曾經說:「台灣的廢耕土地實在太可惜了!應該善用來『種植有用的植物』,天氣不會太熱,又能水土保持。」根據科學研究,人們日常食用的「米、蕃茄、蜜柑、葡萄、馬鈴薯、茄子、南瓜、高麗菜」等蔬果,以及發酵或發芽過的食品和穀類例如「泡菜、 醃漬物、味噌、發芽米」等都含有「GABA(γ-Aminobutyric acid, 伽瑪氨基丁酸)GABA是一種「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 可以有效地抑制焦慮反應,產生「抗焦慮作用(anti-anxiety effect),可以保護「大腦的海馬體(Cerebral Hippocampus)補充GABA,可以鎮定大腦神經系統,能使腦部呈現「放鬆」的狀態,具有「安神、紓壓、好眠、增加專注力及學習」的效果,對於身心疲勞的人具有「舒緩壓力」的作用,是現代人所需只從植物提煉即可,這是化石原料做不到的。

經上說,哈拿(Hannah)每年用亞麻布做一件外袍給撒姆耳(Samuel)穿。(撒上2:18-19) 其實「亞麻(linen)植物的纖維不僅可以製做布料,還能做成各種工具;而「亞麻籽」可加工成油,據專家研究的結果,它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omega-3脂肪、纖維和其他獨特的植物化合物,研磨後很容易融入您的飲食中,改善消化系統,以及降低患心臟病、2 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


與亞麻的功能類似的「漢麻(hemp),根據記載,神農氏時代就通用於食物,還有醫療作用例如用於「婦女體虛、痛風、風濕、瘧疾、腳氣、便秘、精神恍惚」,現代科學家則認為它可以治療癲癇,緩解「肌肉痙攣、焦慮、噁心、慢性疼痛、炎症、失眠」等症狀。由於漢麻纖維強度高於亞麻,加上良好的「抗水性、抗鹽性、抗黴性」,所以被用來製作繩索、漁網及風帆,在大航海時代創下了豐功偉蹟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連美國開國之父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讚許這個植物的貢獻。

具有衍生性價值鏈的植物

KSI科學中心赴波特蘭,與當地的業者研究植物的用途。經過實驗,漢麻纖維與鈣石灰(calcium lime)和沙子結合可製成石膏,可作為建築材料用途;提煉成塗料,可以預防木造房屋蟲害。此外,可以製成「絕緣材料、紙張、紡織品、可生物降解塑料、油漆、生物燃料、食品和動物飼料」等等,是具有衍生性價值鏈的植物;尤其是,可以碾軋成「10微米」的箔版(—頭髮直徑是70微米),成為未來世代的應用材料。經過測試,化石或礦物原料的空氣中含水量達2%時,就會失效,造成電子產品故障,產生危險狀況;而「麻箔」可耐空氣中含水量高達20%,最重要的是,原料「1元可創造出高達百元」、甚至於千元的附加價值。因此,美國和以色列的合作夥伴對於研究結果,充滿了成就感。

事實上,中國早在2017年就發證給雲南和黑龍江省,種植漢麻,甚至於沿海省份也躍躍欲試;因為漢麻的工業用途實在能夠創造衍生性價值鏈。請問您幾時聽過「原料1元可產出千元產品」之物漢麻經過精密的多重加工程序,就能達到這個層次。此外,傳統晶圓製造2奈米就頂著天花板,所以必須發展「微奈米」科技這不是化石原料能夠達到的;所以,KSI科學中心就引領科技界朝向生物基漢麻材料去研究發展。

難治症的解決之道

根據量化研究,隨機選取286個樣本,結果是:「現代人失眠的比率高達32.65%。」其實,「淺眠」,或是「夜間起來尿三次者」,應該都算失眠;不過,這次的研究只是把躺在床上輾轉難眠者定義為失眠。人們白天為生活奔忙,難免會有情緒反應,產生焦慮或壓力感,而在大腦產生神經毒素;只有深層的熟睡,體內的「ECS」才會運作裕如,清除毒素,減緩海馬體萎縮的速度。長期失眠,則加速海馬體萎縮,從忘東忘西開始,漸漸地進入失智的前期。世衛組織公布:「目前失智者為5,500萬人,每年花費1.3兆美元。」平均一人花費約2.36萬美元(約新台幣66萬元) 不過,KSI科學中心曾經訪談過失智患者家庭,每位的花費都超過66萬元,有的家庭還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前述的漢麻植物除了工業用途之外,經過SCF萃取可以獲得「漢麻素(cannabinoid)的成份;經過測試,夜間頻尿(五次以上)者居然可以連續睡五個小時以上;因肌肉酸痛而輾轉悱惻者,也得到了舒緩能夠安眠。惟漢麻植物的雌性株經過特別提煉,可獲得簡稱「THC(Tetrahydrocannabinol, 四氫大麻酚)的成份,因具精神活性而被當作娛樂用途。當年美國的年輕人反對越戰,有些則乾脆不修邊幅,翹課群聚吸食THC,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1913~1994)1971年將THC列為毒品,稱之為「美國第一公敵」,並且與聯合國通告全世界,全面禁止種植漢麻植物。事實上,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199463簽署行政命令,將漢麻列為「國家戰略物資」,卻沒有像他同期簽署的「Internet(網際網路)成為民生用途,美國的抑鬱症和難治症變成無法解決的社會困境。

以色列民族被稱為神的選民,卻是持續研究漢麻應用的少數國家之一。以色列科學家考究,往昔獻祭燒香,都是含有漢麻成份,可以使人心安定,可以面對強敵而毫無所懼。經過多年努力,川普總統終於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簽署了《農場法案》,納入《漢麻種植法(the Hemp Farming Act of 2018),首次將漢麻產品從《受控物質法(the 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中取消。科技界有了新方向發展創新產業,就從漢麻的多用途功能啟動。


發展生物基應用材料

大家猶記KSI科學中心在1990年代發表的「動力晶片」,因為其中有個材料使用化石原料,空氣中含水量達2%時,它就會產生化學變化最顯著的特徵是「膨脹」,使得電子產品受到了壽命的限制。人類如果要圓滿太空夢,務必要解決膨脹的問題,太空梭才能夠降低故障率,而能夠穿縮千萬里,去認識無垠的宇宙。

如今,因為行動通訊器和人們24小時緊緊綁在一起,除了民智大開之外,當然也潛伏著許多有害健康的因子;不過,這暫且不予評論。重點是,電子產品需要「絕緣材料」,才能使電子零件組成的迴路運作。科技的發展方向決定了地球的污染程度。1971年由於電晶體開始商用,往昔的配線方式被「印刷電路板(PCB)取代;KSI創辦人就在永康鹽行建廠生產PCB相關製品,發現生產過程中釋放的氣體會造成「空氣有毒因為除了以紙材作「絕緣材料」之外,就是需要「酚醛化合物」,製成品被稱為禍害萬年。是故,KSI科學中心特別注重「零污染」原料的研究發展,期望能夠留下一片淨土給下一代。

1994年,立法委員趙少康揭露,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造成其廠區週邊土地污染,產出「桃園蘆竹鎘米」,農地變成永久廢耕之地。經過調查之後,發現禍首就是「印刷電路板」被埋在深井裡,不但關廠離職員工罹病及癌症的比例甚高,農地也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研究發現,台灣米和糖是日治時期的重要經濟作物;1912年起,日本政府開始修建新的埤圳工程,除了南部的「嘉南大圳」之外,最大規模的就是北部的「桃園大圳」。在科技產業尚未移入之前,有「千塘鄉」美名的桃園,以米等農產品業為主,如今只能成追憶。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漢麻植物可抑制雜草生長、抗侵蝕,以及「把有毒物質和重金屬排出土壤」的能力,稱為「植物修復(phytoremediation);因此,在美國和國際組織紛紛頒發「解麻令」之際,KSI也督促海島當局制定相關法令,與世界接軌,也許可以還蘆竹一個清白。同時,發展新的產業以強化台灣的生命力。

植物修復」被定義為:「使用綠色植物和相關微生物,以及適當的土壤改良劑和農業技術來控制和去除,使有毒環境污染物變成無害。」一些重金屬經由向上移動到植物根部,而從土壤中被去除。「植物穩定性(phytostabilization)主要著重於隔離根部附近土壤中的污染物(sequestering pollutants in soil near the roots),而不是植物組織中的污染物;植物還可以排泄一種產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將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毒性較小的形式,促使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進而減少侵蝕(erosion)、逕流(runoff)與浸出(leaching)。此外,污染物被植物的莖和葉吸收,經由蒸騰作用,如「(Hg)的重金屬透過植物揮發而從土壤中被去除。

漢麻的中空特性可承受空氣和水分滲透,堆積密度高達20%,仍不會失去任何熱性能;相較之下,常用的石化原料在滲透2%後開始失效。因為,漢麻具有「多孔材料特性(porous materiality)隔熱層均勻,分佈蒸汽,並允許空氣循環,不斷排出用過的空氣並更換新鮮空氣。根據研究,樹木的生長期需要20年以上,漢麻的生長期在100~150天;木材造紙時使用氯或戴歐辛作為漂白用途,漢麻紙使用無毒的「過氧化氫(H2O2)漂白;木漿製成的紙只能回收3次,漢麻紙最多可回收8次。此外,漢麻纖維是世界上最強的天然纖維之一,製成的紙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質,作為未來絕緣材料的可行性極高,這意味著以漢麻替代木材造紙的時代即將來臨。根據長期間的紀錄,得出的數據是每英畝可生產2.4噸的漢麻;所以,農場的產能即可達到森林的水準。人類可以停止砍伐森林,保有原始森林的樣貌,以及降低對野生木材資源的需求,生態環境的問題自然會減少。

結論

重點是,隨著科技的進展,人們可以從「農場」獲得大部分的「工業原料」,而不需要從油井或礦山;也因為科技而使得化石的碳氫化合物的「工業製品」,都可以用生物基的碳水化合物(醣)來生產。百年來,大量依賴碳氫化合物(烴)的產品,令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除了破壞生態環境之外,還加上國際政治的角力。身為小型海島經濟體者,應該善用海島的氣候優勢,從「傳統產業科技化」邁進「農場運作科技化」,培植有益的植物,從碳水化合物中創造新興產業,也譜寫「零污染經濟」的新篇章。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VAM)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97061 (Shopping System)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k-horn-science-inc.html (K-Horn Science Inc.的由來)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20.html (社會責任宣言)

http://tnews.cc/07/newscon56044.htm (APEC科技經濟政策講師)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 (郭立昌論醣烴之爭)

https://klcpcm.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動力晶片的發明)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html (讀書多 身體疲倦)

https://ldinvention.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年紀大 勿燒腦)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19.html (聽說一天要睡七小時才對)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3/325.html (會說話的芭比)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html (健康第一)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5/pm.html (空氣有毒)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6/603.html (大健康產業)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7/707.html (孔子的教導)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8/811.html  (父親,The Father)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html (保健食品簡介)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07.html (睡眠,Sleep)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10.html (超然自在Transcendence)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15.html (保護海馬體--Hippocapu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欣見六堆木炭

從國民市場談責任與使命

我的父親與岡山